台南倉庫,台南倉庫出租,台南租倉庫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591台南倉庫,台南租倉庫,台南倉庫出租.租台南市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新倉庫資訊.RC中古小坪數倉庫出租,租台南物流倉庫.查詢大台南市便宜物流倉庫價錢實價登錄價錢行情,請找591台南廠房仲介-www.廠房土地專家七加一.tw

第1頁46最後頁
共4841筆/共485頁
不動產傳承先贈與≠避稅! 專家揭稅務盲點 傳承前先釐清優先順序2025/09/18發佈
不動產傳承先贈與≠避稅! 專家揭稅務盲點 傳承前先釐清優先順序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房價卻居高不下,讓資產傳承成為許多家庭無法迴避的課題。詠達地政士事務所代書指出,近年來確實有感受到客戶對於「生前贈與」與「節稅式繼承」的需求增加,主要來自於兩大考量:一是希望善用分年贈與、信託或保險以降低稅負;二則是避免子女日後因房產繼承而引發糾紛。不過,她提醒,節稅與家庭和諧之間常存在矛盾,規劃前務必釐清優先順序。



生前贈與不動產 未必划算



陳佳雯指出「生前贈與」與「節稅式繼承」的差別,生前贈與房產雖能提前完成產權移轉,降低家庭爭議風險,但稅務上並無優勢。原因在於贈與是依公告現值計算,雖可能落在每年244萬元免稅額內,但受贈子女的「取得成本」偏低,未來出售時恐面臨高額房地合一稅。此外,過程中仍需繳納土地增值稅與契稅,且不能適用自用住宅用地的優惠稅率,稅負反而更高。甚至在贈與人過世前兩年內的贈與,仍會被併入遺產稅計算,讓許多長輩誤以為「先給就能避稅」的觀念並不正確。



相較之下,若以節稅為優先,陳佳雯建議不動產應保留至繼承時處理,現金、股權等流動資產則可透過每年免稅額逐年移轉。若擔心子女間爭執,則可搭配遺囑或信託,確保依長輩意願妥善分配。



繼承稅務盲點與節稅技巧



在實務上,不少人對繼承房產的稅務規則並不熟悉。陳佳雯提醒,若繼承的是長輩早期購買的房產,出售時可能可以適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稅」,僅針對房屋課稅、土地免納所得稅,負擔相對輕。此外,子女若將繼承房產作為自用並符合條件,未來換屋還能申請「重購退稅」。



更值得注意的是,繼承房產時若仍留有貸款,貸款金額可作為成本扣除,用以降低新制房地合一稅的稅基。換言之,「不必急著還清房貸」,反而能成為有效的節稅策略。



出售繼承房產的風險



繼承房產在出售時最大的風險來自稅負。如果房產被認定為新制課稅,且取得成本依公告現值計算過低,就會導致高額所得稅。陳佳雯建議,民眾可透過保留自用條件、善用貸款抵稅,甚至提前立下遺囑或信託,避免產權糾紛延宕出售時機,造成不必要的財務損失。



資產傳承理想三步驟



針對想提前規劃資產傳承的長輩,陳佳雯提出「算清楚、想清楚、說清楚」三大步驟:





  • 算清楚:盤點動產、不動產,估算稅負與贈與額度,並透過保險等方式預留遺產稅資金。




  • 想清楚:規劃資產分配策略,並為自己保留生活與長照資金,避免過度「裸捐」。




  • 說清楚:將意願文件化,透過公證遺囑或信託確保法律效力,避免後代爭執。





她最後提醒,資產與稅務規劃牽涉專業且具時效性,建議有想要規劃的民眾應尋求地政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協助,更確保家庭和諧與財富的永續傳承。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青安鬆綁政策上 民眾怨:水龍頭"沒水"2025/09/16發佈

政府連番祭出房市鬆綁措施,包含新青安房貸不再計入《銀行法》72條之2的放款上限,以及拉長換屋族的出售舊屋期限等,想為市場注入活水,效果卻似乎差強人意。有購屋民眾表示,目前貸款還是難以核准,不論對首購族還是換屋族來說,都有不少壓力。認為這個鬆綁的水龍頭,根本是「杯水車薪」。



3房2廳2衛室外還有個大露台,過橋就是台北市,板橋江北重劃區這處建案,每坪超過8字頭總額超過3千萬,想入手實在不輕鬆。記者盧怡撰說:「您也想要像這樣擁有一間,在雙北的小屋嗎,很多人會選擇,要藉由新青安的幫忙,日前政府也放寬了,對新青安的相關條件限制,不過這真的有幫助嗎。」



民眾說:「整體來說,我覺得就像水龍頭打開了,可是我們水庫沒有水。」行政院宣布,9月1日起新青安房貸,排除於「銀行法」72條之2,希望增加放款空間,但對換屋族來說這水龍頭根本沒水。



民眾說:「第一個是我們想要貸,可是我們貸不出錢來,第二個是我們如果今天要換屋,那我的要下個接手的人,那接手的人跟銀行貸不出錢來,那就沒有人接我們的房子。」



央行宣布對「換屋族」鬆綁限制,出售舊房期限,從12個月拉長到18個月,時間更多但是否有人有錢接手才是問題,接連的房市的政策被批評效用不大,專家怎麼看。



房產雜誌發言人陳炳辰說:「符合新青安的民眾,還是會有所限制,根據你的條件所購買的物件來分配,申請上比較保守。」同時新青安補貼明年7月底到期,以現行最優的貸款方案為例,補貼下每月繳不到三萬元,補貼結束後利率回到2.5%,每個月房貸壓力增加近四千元,加上銀行大多不能貸好貸滿,專家也建議自備款達3成會更保險,也有人換條路走,找壽險公司或農會幫忙。



銀行的新青安,雖然在利率年限成數上都,都是貸款最優途徑,但審查相對嚴格,反觀農會和壽險公司,過件速度快承作意願高,水位也不如傳統銀行這麼滿,雖然說成數較低年限較短,但也許能較快解決燃眉之急,房市政策方向政府釋出善意,落到市場卻是雷聲大雨點小,買房族痛點似乎依舊無解。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價沒跌如何撿便宜?專家曝一堆「屋主最大弱點」:夠狠就賺到了2025/09/16發佈

央行去年第七波打房上路後,台灣房市冷颼颼。專家指出,雖然市場上流傳「今年賣房少賺30萬、明年少賺100萬」的說法,但從全台二手屋待售存量來看,顯示多數屋主普遍口袋深,並不急於脫手。換言之,目前賣房的屋主,「大多可能是缺錢」,因此買家不妨趁機大膽殺價,議價空間比你想像的大。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發文指出,據樂居統計,今年8月全台二手屋待售量降至9萬633戶,已連續四個月下滑,創下今年次低量。相較4月高峰的9萬8643戶減少約8千戶,但仍比去年9月央行第七波打房時的7萬6887戶多出1.37萬戶。



他分析,二手屋存量持續下降,與屋主資金雄厚有關,尤其不少人在股市賺到油洗洗,帶動民間財富效應,讓多數屋主有底氣撐過這波寒冬,不急著賣房。



反觀新建案賣壓卻持續加大,今年8月待售量達16.98萬戶,其中預售屋占14.38萬戶最多,比去年9月的11.74萬戶增加約2.6萬戶。不過,對建商而言,由於預售工期長、尚未完工,降價壓力相對較小,因此買家難見大降價促銷的建案。



何世昌也提到,這一年常聽到「今年賣少賺30萬,明年少賺100萬,先賣先贏」的說法,理論上聽到這種話,屋主應會嚇到賣房,但台灣屋主多選擇「等行情變好再賣」。



他建議,換個角度思考,眼前願意賣房的人,多半是資金吃緊的少數屋主,買方可趁機大膽議價,「殺他個片甲不留」。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央行Q3理監事會議將登場!學者:不急著降息 房市「水龍頭鬆緊」成焦點2025/09/16發佈
央行Q3理監事會議即將登場,貨幣政策走向、是否鬆綁不動產及中度成為關注焦點。李政龍攝

相較於前兩季聚焦川普關稅政策帶來的衝擊,中央銀行將於9月18日召開第3季理監事會議,關注焦點已轉移到三大面向:是否跟進Fed降息、新台幣強勢下的匯率調節,以及房市信用管制是否配合行政院進一步調整。學者認為,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仍採取「觀望」態度;而房市管制不至於再收緊,將配合行政院鬆開水龍頭。



央行在前兩季皆採取「按兵不動」,既未啟動預防性升息,也未透過降息來壓抑新台幣升值。然而,如今Fed即將啟動今年首次降息,且市場預期幅度可能高達2碼,央行似乎陷入兩難。對出口產業而言,關稅壓力仍在,新台幣若能適度貶值有助降低匯損,降息更可能為市場注入資金活水;同時,降息意味著房貸、信貸利率隨之下滑,恐怕讓已量縮不跌的房市再度升溫。



受到對等關稅衝擊,上半年掀起一波拉貨潮,帶動經濟成長率表現亮眼。廖瑞祥攝



在「出口需要降息、房市卻怕降息」的矛盾下,學者們預期,央行短期內不會貿然跟進降息。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六所所長吳孟道分析,受到對等關稅影響,我國出口到7、8月仍舊繳出不錯的成績單,根據主計總處的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上調至「保4」,而央行本季也將調整GDP數據,既然經濟表現佳,通膨又控制在2%以下,就沒有降息的理由,否則,將會呈現「自打嘴巴」的窘境



吳孟道表示,行政院日前正式拍板,將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第72條之2的規定,不再受限於不動產放款比率30%,並追溯自今年9月1日起適用,意味著房市已經出現鬆綁,若央行決定降息,資金恐回流至房地產,這與選擇性信用管制目的大相逕庭,因此,預期9月不會有太大的動作



預留政策工具觀望232條款 緊盯30元大關防急升



吳孟道指出,除了對等關稅以外,美國還針對半導體實施「232條款」關稅,近期結果將出爐,顯示對美出口的產品有多數恐難取得豁免,勢必將衝擊第4季至明年上半年的出口,如果央行急著在下週降息,之後就無政策工具可運用,所謂「一動不如一靜」,評估央行將保留一些政策彈性空間,最快也要到第4季才有可能降息



而新台幣匯率歷經上沖下洗後,近來匯價維持在30元上方。吳孟道說,在匯率方面,不只是我國央行,全球央行都一樣,可運用的工具有限,主要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不希望單日波動過大,目前維持動態穩定,預期第4季呈現緩步格局,匯價仍維持在30元左右。



央行Q3理監事會議面臨景氣、匯率和房市等三大議題,總裁楊金龍的態度備受關注。李政龍攝



除了利率與匯率政策,市場另一個焦點在房市,先前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強調,關注的三大指標包括銀行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以及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不過,在行政院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不動產放款天條的約束後,外界也關注央行是否會在選擇性信用管制進行調整。



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指出,依照《中央銀行法》第一條規定,央行隸屬於行政院,是行政團隊的一員,不太可能逆向打臉,就看央行要控管到哪個程度,可以分成四個階段來看,先前央行邀公股行庫和民間銀行來喝咖啡,進行道德勸說,並自主管理到今年底為止,同樣地,再進行一次道德勸說,請各銀行針對新青安房貸和首購族等優先放款,並加強專案金檢



其次,行政院拍板新青安房貸排除在《銀行法》第72之2條的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並回溯自9月1日生效,還要優先滿足非新青安的自住、首購和換屋族需求。換言之,若央行將非新青安的自住、首購和換屋族一併排除在第72之2條的限制,也是放寬不動產集中度的一種



如真要大開水龍頭,章定煊表示,降息就是一個考量,央行自2024年3月最後一次升息之後,市場利率持續上揚,考量現階段金融情勢呈現緊縮,央行跟著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頗有宣示意味;若要快速而強烈的做法,就是加碼降低存款準備率,將對貨幣供給帶來更大的影響,資金會全面寬鬆,但後續得要慎防通膨的壓力。



國內房市降溫,卻陷入量縮價未跌的情況,學者憂心貿然降息恐引發意想不到的風暴。資料照



不過,章定煊也提醒,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並未有太多的徵兆,房地產泡沫到一個程度後,就突然爆發,回過頭來,台灣屬於淺碟型經濟,很容易受到國際政經情勢影響,尤其面臨川普關稅政策最終目的,就是將企業投資全部引導到美國,除了衝擊國內產業和出口,連帶打擊到房地產。



他強調,金管會雖已針對銀行與壽險業進行壓力測試,看似抗壓能力足夠,現階段評估不動產跌價後仍有流動性,但「不動產最慘的就是『不動』」,畢竟它屬於非流動性資產,不只銀行,許多企業也滿手不動產,一旦重演次貸風暴,恐怕會引發連鎖衝擊,不可不慎。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限貸令影響台灣金聯平價宅 今年棄標率高達27%史上首見2025/09/16發佈

台灣央行在去年9月啟動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不動產信用管制,且要求銀行放貸必須遵照「銀行法」72條之2規定,使得民眾向銀行辦理貸款門檻提高。「限貸令」也影響財政部旗下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今年推出的平價宅出售,100件平價住宅中,有86件獲民眾成功得標,但最終因貸款問題,有23件棄標,棄標率高達26.7%,是15年來首見。



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央行為控管國內房市,去年特別要求銀行必須注意總量管制,再加上第七波房市信用管制,針對購屋貸款的寬限期與成數進行更嚴格的限制,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的新購屋貸款沒有寬限期、第二戶貸款成數降至5成。



銀行控管不動產貸款,使得民眾得排隊等撥款,甚至貸款成數不如預期,都影響今年平價住宅的出售。財政部旗下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主要是處理國內各家金融機構的不良債權,在收購後裝潢整理,以低於實價登錄約8%的方式出售。今年推出的100件平價宅中,有86件獲得標,但最終也因為貸款問題,有23件棄標,棄標率高達26.7%,是15年來首見,和過往棄標只有零星個案相差甚遠。台灣金聯董事長宮文萍說:『(原音)最近因為限貸的關係,也就是銀行對於房貸的緊縮,對於能夠有意願來買的、願意成家的年輕人來講,他們等不到銀行的撥貸,延遲了他們的腳步,也確實有這樣的狀況。以我們今年來講,我們申購的人數有下降,但是在申購房屋的屋數方面,還是100件推出來,有86件都有人來登記跟申購,以這個數量來講,我覺得還是蠻持平的,但是對於後來抽中的民眾,也有蠻多棄標的。』



行政院在本周拍板,將「新青安貸款」排除銀行法72條之2的不動產放款上限,新青安貸款鬆開水龍頭,預計新台幣1,300億元活水流出。另外,央行也宣布,考量實質換屋自住者需求,並落實央行信用管制目的,調整換屋協處措施的出售原有房屋期限,由1年延長為18個月,且可回溯至2024年9月20日(含)以後錄案的貸款案件。



宮文萍也認為,隨著政策逐步放寬,對於房市應有回溫效果,明年3月中旬仍會如期舉辦平價住宅活動,且以符合新婚或家中有6歲以下幼兒者為優先抽籤對象,以響應政府的「婚育宅」政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高雄不動產仲介成交數字「灌水」 遭公平會抓包警示2025/09/16發佈

高雄不動產仲介公司「鴻麗大吉」,於廣告中宣稱成交紀錄,但並無相關佐證資料,就足以影響交易決定之服務內容為虛偽不實及引人錯誤之表示,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規定,公平會於日前經委員會議通過,予以警示。

公平會表示,鴻麗大吉不動產仲介公司宣稱,創造左營區「浪琴嶼社區」115戶成交紀錄,以及左營區「悅誠社區」18戶成交紀錄,但尚無相關佐證資料,且該公司提供手寫統計部分成交紀錄,與廣告刊載的成交件數,其差距已逾越一般交易相對人所能接受之程度,足以引起一般大眾對於服務之品質產生錯誤認知或決定之虞,違反公平交易法第21條第4項準用第1項規定。

不過,考量該廣告張貼期間短,期間無成交紀錄,並已重新修改廣告,影響輕微,公平會僅給予警示處分。

公平會提醒,廣告中刊載成交紀錄,應具相關佐證資料,有憑有據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信任,更可避免因廣告不實等不法行為而觸法受罰。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超級央行周 台聚焦匯率、房市2025/09/16發佈

全球「超級央行周」進入倒數計時階段,9月下旬美、加、日、英、台將接力舉行利率決策會議,尤其美國聯準會(Fed)涉及重新啟動降息,牽一髮動全身。緊接著聯準會後舉行的我央行理監事會議,本次貨幣政策焦點為匯率而非利率,另一重點在於房地產管制措施,央行停看聽之餘,是否釋出新的政策風向球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自去年第二季起,我國的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一路維持年息2%、2.375%及4.25%不變。據央行理監事上次會議事錄摘要顯示,理事對此頗具共識、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以維繫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房市管制也未再調整。



但進入下半年,隨美國將重啟降息,央行利率決策會否逐步轉向甚受關注。金融界人士認為,有兩大理由支持持續維持當前利率水位不動:



首先是國內經濟成長持穩,主計總處上修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至4.45%,且全年出口有望創新高,總經面表現亮眼,央行政策沒有轉為寬鬆的理由。



其次是央行最關注的物價表現。最新公布至8月的國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1.6%,距離央行總裁楊金龍明示的1.5%,還有段距離。學界也認為,央行正在關注關稅衝擊,以及美國聯準會動態,此時沒有貿然行動必要,估計要到第四季甚至明年首季,再評估是否採取預防性降息。



相較於爭議不大的利率決策,匯率政策的動向更受矚目。央行除「匯率基本上由市場決定,但必要時會進場干預,維持市場穩定」的標配說法,因韓國對等關稅稅率低於我國,實質有效匯率表現也提供一定程度的價格競爭力,韓國政府還祭出補貼等手段,降低匯率對韓商的衝擊,要如何因應此一情況,企業界都在等央行的答案。



另一受到廣泛關注的議題是房市管制。市場人士說,政府已把房市水龍頭逐步開大,但央行信用管制發酵後,慢慢扭轉市場預期心理,目前交易量明顯收斂,價格表現則相對僵固,央行此時應不會貿然讓管制退場。



銀行主管表示,央行去年第四季要求銀行自提總量管制措施,要到今年第四季底結束,預估明年首季才會通盤檢討,在此之前,先把水龍頭打開些,看看管制措施會否有影響,停看聽一段期間再說,除非近月房市持續疲弱,否則第四季應先按兵不動。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預售屋H1交易 金額衰退近兆元2025/09/16發佈

房屋預售市場受打房影響持續加劇。據統計,上半年全台預售屋僅成交2.05萬件,總額不到4,000億元,比去年同期短少5.7萬件,金額萎縮近1兆元,全台各地不分南北陷入冰凍,更有14個行政區今年預售屋交易量,僅剩去年同期不到1成。過往不少熱門區段月銷上百件,如今不少僅餘個位數。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顯示,去年景氣熱絡時單月能有1.5萬件、近3,000億元的交易量,如今,單月交易量僅剩3,000餘件、總額約600億元。全台各縣市上半年的預售屋交易件數,以新竹縣市年減86%最高,苗栗、台中、高雄超過8成,台南逼近8成,台北市年減43%雖高,卻是全台唯一萎縮幅度未達腰斬程度的主要縣市。



預售屋賣不動現象遍及全台,不乏過往房市火熱的區域成交量只剩1成,去年上半年年銷超過百件的行政區中,包括北市中正區,桃園大溪,以及新竹縣的竹東、新豐、寶山,台中太平,台南市北區,高雄大樹、仁武、前金,基隆市七堵、暖暖,苗栗頭份,嘉義縣朴子等行政區交易量,年減幅均達9成以上。以基隆七堵來說,去年上半年預售成交360件,今年僅剩2件,去年上半年交易1,400餘件的台中太平,今年也僅70餘件;相較下,台北市文山、萬華、大同,新北市永和、新店,是全台極少數交易量還能超越去年同期的行政區。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去年上半年房市處在太平盛世,後因政策調控與貸款緊縮導致信心崩跌,登高者跌重,台北市房價高,過往即推案少、不求快速去化,預售市場波動相對較小,展現冷氣團蛋黃區的支撐能力,但除台北市及有穩定內需的新北市,由於投資買盤退卻、外地買盤不買單,或重量級指標案強銷不再,加上部分地區房價近年漲幅過大,預售市場潮水退了打回原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房退場時機未到 微調機率高2025/09/16發佈
公股行庫認為,即便是政院鬆綁新青安,都僅限於「解決貸款痛點」。(本報資料照片)

中央銀行第3季理監事會18日登場,相較於利率政策,打房會否鬆手更受關注。熟悉央行運作的公股行庫認為,即便行政院鬆綁新青安,都僅限於「解決貸款痛點」的行政流程調整,推估央行就是做些微調,在協處措施上更彈性、更人性化,抓大放小。



行政院宣布9月1日起承做新青安房貸,不計入《銀行法》72-2條不動產放款上限,隨即央行宣布鬆綁換屋族限制,出售原有房屋期限從12個月拉長至18個月,愛山林副董事長張境在表示,本周假日來看屋消費者有增加趨勢,購屋民眾慢慢覺得政府有心要協助自用型民眾購屋貸款,另上周台股創史上新高,近期也發現高資產族群出來看房,這是房市慢慢在解凍的現象,將會持續觀察!



金管會、央行兩項措施先後出爐,讓房產業者相當振奮,也開始關注去年9月實施的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會否就此退場。銀行主管認為,兩件事主要都是讓單一房屋的自住型購屋客,不論是首購或換屋都能優先取得信用資源,講直接一些,都是解決因新青安上路後造成的資源排擠,「目的是在處理新青安,不是要救房市」,或許會對房市造成拉抬效果,但這並非目的。



銀行主管表示,首購或換屋族貸不到款,近一年的問題雖有改善,但並未完全解決,對央行來說,比較像是「技術性問題」,才會提出拉長換屋期的配套措施,但央行最在意的還是房市只漲不跌的預期心理,此時應不會貿然讓管制退場,避免功虧一簣。



此外,央行去年第4季要求銀行自提總量管制措施,今年第4季底即將結束,央行一方面會看各銀行是否履行承諾、有無達標,也會要各銀行依照今年的狀況,擬定明年的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改善計畫,換言之,可能就會排除新青安等貸款項目,抓得寬鬆一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建商退場觀望 土地交易量大減23%2025/09/16發佈
建商對整體房市仍保守看待,土地交易量減少。(記者徐義平攝)

雖然金管會、中央銀行接連放寬房貸緊縮政策,但9月台中市政府標地卻仍創下總標脫金額新低紀錄。房產業者指出,各縣市政府公開標售土地結果,可視為建商對房市景氣態度,而台中市標地接連2次出現標脫率不到2成來看,建商對整體房市仍保守看待,土地交易量自然減少。



根據內政部地政司最新都市地價總指數,去年10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的半年期間,全國土地買賣筆數約24.42萬筆,對比去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半年、有31.87萬筆,萎縮約23.36%。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建商面對政府調控措施的因應方式非常有限,較常見的手段是「減量經營」,由於建商普遍縮手推案,手上儲備案源去化減緩,自然不想再出手獵地,所以房市低迷時期,政府標售土地情況往往是「青筍筍」;若觀察20幾年來土地交易量,似乎成為房市的反指標,土地交易量衝至波段高峰,通常是多頭之末,交易量谷底反而是房市低點。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地價指數漲幅壓縮,主要是因為2023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後的預售屋禁轉及私法人限購住宅,建商投資變現的難度提高,加上18個月限期開工令及土建融限貸,以及各地方政府紛紛提高容積取得的成本,4大管制措施降低建商投資意願,對於土地的取得自然趨於保守。



他說,雖然地價隨景氣循環調整是正常的市場現象,但不動產並非一般財貨,脫手、變現不易,且還要面臨重劃區土地大量供給及抵押貸款成數下降,增加養地難度等課題,所以交易動能下降、流標率大增,有行無市就自然讓地價走勢趨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46最後頁
共4841筆/共485頁
聯絡資訊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60號1樓
電話:洪錦裕_0981-611-612
洪錦裕_0981-611-612客服電話
傳真:LINE(ID)_0981611612
網站QR Code
http://www.廠房土地專家七加一.tw-Web-QR-Code
Line QR Code
http://www.廠房土地專家七加一.tw-Line-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47,376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台南倉庫,台南倉庫出租,台南租倉庫-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